孟村回族自治县
暂无评级地址: 暂无
开放时间: 暂无
更多热门城市
景点介绍
村回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,东临渤海,南接山东,北靠京津,是河北省六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和国家确定的民族贸易县。孟村于1955年建县,县域总面积387平方公里,辖4镇2乡126个行政村,总人口18.9万,其中回族4.7万,占县内总人口的24%,是我国北方回族居住较为集中的地方。 孟村回族自治县建县虽晚,但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自商代开始,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。隋开皇十六年(公元596年),在县内新县镇设浮水县,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孟氏应诏迁此定居,以姓氏命名孟村。后又有回族陆续迁来,孟村一带逐渐形成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区。长久以来,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处,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,涌现出一大批历史名人和革命英雄人物。明代吏部尚书王翱(王帽圈村人),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被后人尊称为“王天官”;清朝回族武术家丁发祥(丁庄子村人),擂台上打败两名俄国大力士,被康熙皇帝封为“铁壮士武侠”;大许孝子村张穆熙(字皋如),曾在天津南开中学、南开大学任教,周恩来、邓颖超等都曾是他的学生;民族革命先驱刘格平(大堤东村人),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孟村创建了津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,播下了革命的火种;抗日战争时期,威震敌胆的“渤海回民支队”在新县清真寺诞生,涌现出刘震寰、王连芳等一大批民族抗日英雄。孟村还是中国武术十大拳种之一——八极拳的发祥地,素有“文有太极安天下,武有八极定乾坤”的美誉,每年吸引着日、韩、美、新加坡等国大批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,八极拳第七世传人吴连枝曾多次应邀东渡日本、韩国讲学,八极拳成为孟村人民以武会友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。 孟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全而先进,为投资创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。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、纵横交错,村村通油路,公路密度居沧州市首位;电力充足,全县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,220千伏变电站1座,是全省电量增长十强县;通讯快捷,数字通信、网络应用迅速发展,电话普及率居河北省前列;水资源丰富,地表水、地下水储藏量达4346万立方米,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用水需求。此外,星级孟村宾馆笑迎八方来宾,教育设施及教学水平稳步发展,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平先进。 在软环境上,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系列文件,大力倡导“人人都是投资环境,事事关心招商引资”,全力营造亲商、安商、富商的投资环境,使外商在孟村投资放心、舒心、开心。 弯头管件业是孟村的特色支柱产业。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评定命名为“中国弯头管件之乡”,生产的中低压管件产量占全国的80%以上。建筑扣件业是孟村的又一特色产业。现有扣件生产企业89家,年产扣件1.8亿套,占全国总产量的26%。牛羊养殖加工是孟村的第三大特色产业。县委、县政府确立了以牛羊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来抓。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万头、40万只。小杂粮加工是孟村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。目前加工经营商户180余家,年加工优质小米27万吨,交易额1.5亿元,产品销往山东、北京、天津等地,并出口到日本、韩国、印尼、新加坡等国家。 近年来,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,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解放思想,乘势而上,大力实施“特色立县、开放兴县、工业强县”三大主体战略,努力做好“环境、政策、城建、人才、党建”五篇文章,全力打造“绿色孟村、开放孟村、诚信孟村、安宁孟村、富足孟村”五个孟村,努力抓好回归经济、龙头经济、循环经济、知识经济,做大做强弯头管件业、建筑扣件业、牛羊养殖加工业、小杂粮产业等四大特色产业,努力实现城建提档次、财政上台阶、项目大发展,全县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,县内有清真寺41座,雄伟壮观、古朴典雅,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,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。 自治县土特产品丰富。孟村鸭梨以其皮薄肉细、脆嫩多汁、个大爽口、含糖量高而闻名;“白棒子”甜瓜体形周正、色泽纯白,咬一口芳香四溢,满口生津,可谓瓜中极品;生产“五月鲜”、“六月白”、“大久保”等十余个优质品种的桃子,本县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,使出产的桃子个大味美,深受人们喜爱;本地种植红薯有300年的历史,生产的红薯个大圆润、甜脆可口,远近闻名;本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谷子的传统,生产加工的小米以其细腻芳香的口感、丰富的营养而畅销全国。 踏着时代前进的节拍,走过半个世纪的孟村回族自治县,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,全县回汉人民团结拼搏,锐意进取,努力建设“小而强、富而美”的民族经济强县。